在水(及水溶液)中淬火的主要危險是淬裂,而降低水性淬火液的"300℃冷速"則可以減小這種危險。水性淬火劑(液)的"300℃冷速"越低,防止淬裂的能力就越強,因而適用的鋼種和工件就越多。如果將多種工件的較高冷速分布曲線畫在一起,同樣可以畫出它們共同的第II區的右邊界線,得到的也是這樣的結論。
當水或水溶液液溫過高時,比如通常超過60℃后,淬火冷卻的蒸氣膜階段顯著增長,蒸氣膜相當穩定,這時用于工件淬火,冷卻速度曲線容易從上方進入其第Ⅲ冷速區,從而引起淬火硬度不足和大的變形。
所以,使用水性淬火液應當控制好液溫,一般以平均液溫不超過60℃為宜。當淬火液的品種確定后,生產中還可以通過調節淬火液濃度、液溫和與工件的相對流速來改變工件淬火時的冷卻速度分布,以適應生產的需要。這方面的規律和方法可參考其它有關資料。
由上述分析可知,普通機油(如32號機油)冷卻能力并不高,卻可適于某些類工件淬火;普通自來水冷卻很快,卻仍可適于另外某些類工件淬火。